@PeterCxy 写的不错。
但是仅仅自己保护隐私是不够的,还要不断的向身边的朋友宣传,让他们也行动起来。强烈建议加上这个部分。
你自己安全防范意识极高,但周围人不注意,你的防范措施的效果就会大大降低。
你不给通讯录权限,但你的亲戚朋友早就把通讯录传到网上了,你的姓名电话,对方还是掌握了。
还记得 QQ 坦白说吗?通过这样的互打标签活动,就算你自己不参与,腾讯之类的厂商照样获得了你的人物画像。
而且你生活活动,产生的信息和是被人各种贩卖。买了一套房,马上就人装修的给你打电话。
对于BAT这样的大公司,只要把搜集到的信息做好关联。就算你自己防护再严密,总是有口子可以被撕开的。
无奈~
哎呀。
想想看,要是11年的我,估计还会为各种”云服务“平台的诞生瞎嗨。
因为无论是看个片存个东西打个游戏,能”云“,或者说通过”资本平台方“解决,似乎确实能通过”低成本“获得最大的便利。
-
然而真的是”低成本“?
当年重度使用到几乎成为生活一部分的Google reader说关就关了。
卡通片由国内平台”引进“后除了不打招呼的阉割,更是被这些乐色平台方当作版权大棒玩恶意竞争。
-
云服务的”成本“是隐形的,直到服务关闭/自己的资产遭平台方利用/乃至数据永远消失时,你才能意识到自己付出的代价究竟有多大。
把自己的资产/权利交出去是不费劲的,而当你想把交出去的东西重新拿回来,那横竖都得剥自己一层皮。
-
于是现在用东西能本地就本地,需要”云“的部分大不了自己搭,代价不过是付出一点时间和硬件维护,但数据却能做到全部自己掌握。
而不是被平台方攥在手里,被动到任人宰割。
google+宣布关闭的现在,我对各种云平台的信任更是跌到了谷底。
一个神奇的网站
https://biihu.cc/
RT Hao Chen (@haoel@twitter.com)
我一直觉得天朝是面向对象的,因为天朝具备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三大特性:1)封装,你完全不知道里面是怎么运作的。2)继承,各种官二代,红二代,学好数理化,不如有个好爸爸,3)多态,同样的法律同样的行为,对于不同的人(实例)就有不同的执行结果!
近期最喜欢的一首歌了
https://youtu.be/A7Y_Uu6h4ms